第708章 春天来了-《明末称雄》
第(2/3)页
“今年咱们家买盐的钱居然比交税的钱还多!”
蒋勋有写日记和记账的习惯,会把收入和开支都一笔笔的记下来。到了年底了,蒋勋也给今年一年做了个财务总结。
结果意外的发现,今年家里的开支很少,最大的一笔开支居然是买盐的钱。
蒋勋一家六口,蒋勋和妻子都在学校里做事,因此是学校包吃的,但老母亲和三个儿女则是自己开火。蒋勋家里还有几亩地,这地并是他家所有,但他家有田皮,就是拥有那几亩地的佃租权。但他家自己并不耕种,因此地是再转佃给别人,每年中间收取佃租,交掉给拥有田骨的地主家的租后,还能剩下一部份,基本上能够满足母亲和三个儿女的口粮了。
做为包租佃户,他也得承担部份田租,但承担的部份不多,地主和另一名佃户也要承担部份。现在的田赋都是比较固定的,摊丁入亩后,一亩田赋不到产出的十五分之一。他所要承担的那部份就更少了,现在又没有什么其它乱七八糟的火耗、加派之类的,因此蒋勋包租要承担的税很低很低,都可以忽略不计了。
但今年买盐的钱却着实不少,四口人平时的食盐,还有腌制咸菜、咸肉咸鱼等,家里一年总共买了五十斤盐,一斤盐三十文,买盐钱花了一块五角银元。
自己夫妻吃的是学校的,母亲和孩子吃的粮是自己收租的粮,菜主要是自己种的,基本上不花钱,这买盐却花了一块五。
比起他缴的那点田赋多多了。
“盐价确实贵,但现在的盐也确实好,雪白的精盐,跟粉一样,过去也能买到私盐,但哪有这样好,又黑又粗还有砂,味道还苦涩。三十文一斤倒也值这个价,再说这两年什么都涨价,就是粮食和盐没涨。”
蒋勋在自己的帐本上记下食盐一千五百钱这个数字,摇了摇头。他很清楚,盐这东西本身并不值钱。盐是直接从海里取出来的,以前还说要买薪煮盐,现在听说都是直接用盐田晒盐,再经过加工精炼,效率高的多。
但是盐自古以来就是国家专营,盐这东西其实就是变相的人头税,毕竟人人都得吃盐。在宋时,朝廷两税收入不过折合两千多万贯,而商税只有一千万左右,但食盐专卖每年却能得到四千多万贯的收入。相当于两税的两倍还多。
不过比起如今的朝廷来说,税收为过去历朝之最的宋代,尤其是南宋,则距大汉差远了。不说从报纸上看到的朝廷年收入二十亿,仅是一个盐,朝廷一年盐税就达到了六千万块银元。
六千万块银元似乎比四千万贯要少,但朝廷的盐务除了盐税外,还有产销经营过程中的所得税等,一年也还有好几百万。
宋代的茶、酒专卖也获利很丰。南宋时一千万上下,不过朝廷的茶酒外还有烟,这方面的税收只高不低。
至于朝廷的田赋,则要比南宋多的多。毕竟南宋与大汉相比。现在大汉的耕地面积是南宋时的数倍。而且也没有各种隐田和特权免税的田,加之还有个摊丁入亩,田赋收入是宋两税收入的十倍不止。
不过对于蒋勋来说,朝廷年财政收入二十亿。哪怕除掉战争的收益外,各种税收也还是很惊人的,但这些跟他没什么关系。
第(2/3)页